在当前形势下,为稳定外贸,国务院相关部门已制定出一系列稳外贸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修订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拓展关键零部件和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多元化渠道、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以及尽快推出第三批进口贸易示范区等。
稳外贸是2019年全年经济工作“六稳”目标之一。7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稳外贸措施,以扩大开放助力稳增长、稳就业。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就政策措施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负责人指出,此轮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力求有效解决外贸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和诉求。既有过去行之有效政策的深耕细作,也吸收了一些地方出台的政策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
今年以来,在促进外贸稳中提质方面,我国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完善财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强化金融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合理降低保费;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加工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在简化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压缩通关时间、降低口岸收费上取得更大突破;鼓励搭建服务跨境电商发展的平台,建立配套物流等服务体系,支持建设和完善海外仓,扩大覆盖面……
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积极成效。上半年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20.7%。货物贸易层面,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4.67万亿元,同比增长3.9%。新华社指出,3.9%的增速,是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温,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升级,需求前景疲弱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
修订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
“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修订主要是根据国内企业生产所需进行增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称,当前国内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一些高端技术和高科技产品会出现短缺,要加大对这类产品的进口,必然要修订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可以看到,近年来,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正不定期进行调整。”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杨学桐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修订重点是补短板。
预计制造、检验等关键零部件设备的进口将继续增加。扩大这部分产品进口,可以弥补国内产业短板,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分工,加快国际化进程,实现贸易共赢。“对关键技术进口实施‘绿色通道’计划,采取降低关税、提高通关便利化和用汇结汇便利化等一系列措施。”
在梁明看来,当前贸易形势下,帮助企业拓展关键零部件和先进技术设备进口渠道,让企业对这类产品和技术进口可进行多元化选择是下一步政策导向重点之一。
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范围
业内人士透露,下半年有望再增加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电商零售出口,相关部门将出台更加便利企业的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将根据地方产业基础和地方意愿进行审批。”梁明表示,如果地方产业基础强,具备一定产业条件,就可以申请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值得关注的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也将调整扩大。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表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调整扩大主要在消费品领域,特别是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类。“下一步,清单会增加对上述三类商品进口。上述商品细分产品加入清单,将免于注册备案,利于贸易便利化。”
推出第三批进口贸易示范区
目前,我国已建立4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分布在上海、天津、苏州、宁波。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目前4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的广东、海南,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西安的科技承接能力也比较强,可能成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围的目标。
赵萍认为,有必要将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政策实现良好叠加,从而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对于开放的引领作用和促进外贸增长的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