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关税调整是近年来力度较大的一次调整,不仅涉及税率调整,也涉及以往几年触及不多的税目调整,因此颇具看点。调整后的税目总数达到8580个,比2020年增加了31个。
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中明确,对部分抗癌药和罕见病药品原料实行零关税;降低人工心脏瓣膜、助听器等医疗器材的进口关税;降低乳清蛋白粉等部分婴儿奶粉原料的进口关税,降幅甚至达到50%。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与此同时,相应取消金属废碎料等固体废物进口暂定税率,恢复执行最惠国税率。其中,中国与毛里求斯自贸协定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并实施降税。进一步降税的有中国与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巴基斯坦、智利、澳大利亚、韩国、格鲁吉亚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2021年7月1日起,我国还将对176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六步降税。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看来,本次调整体现出较强的“惠民生”导向,有利于降低患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品质。
院长说:“像是乳清蛋白粉、乳铁蛋白这些原料是生产高档婴儿奶粉的必要原料,所以降低这些原料的进口关税,可以降低最终产品也就是婴儿奶粉的终端价格,消费者就可以花更少的钱购买这些婴儿奶粉。”
除了惠民生“礼包”,还有促经济的重磅利好。燃料电池循环泵、铝碳化硅基板、砷烷等产品的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从5%-8%降到2%-4%。像是燃料电池循环泵这些听起来有些晦涩的产品名字,实际上都是支持新基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设备、零部件以及原材料。
对此,院长解读:“从目前产业结构来看,我们国家的传统优势在于下游制造业,尤其是加工制造环节。那么降低这些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可以提高我们下游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可以更好地扩大出口,当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新一轮关税调整还降低了一部分节能环保产品的进口关税。例如,作为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部件,废气再循环阀的进口关税由7%降到5%。
此外,针对一些来自特定国家的产品,进口关税下调还有不少“小惊喜”。像是明年1月1日起,对蒙古开始执行亚太贸易协定税率。我国从蒙古进口较多的焦炭的关税税率也将从目前的5%下调到协定税率的2.5%,这无疑将促进我国能源进口的多元化。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本站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